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藏在身边的中草药植物。
1、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为菊科植物,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全草(药材名:蒲公英)入药,味甘、苦,性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2、莲
莲是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的节部(药材名:藕节)为收敛止血药,味甘、涩,性平,能收敛止血、化瘀;种子(药材名:莲子)为固精缩尿止带药,味甘、涩,性平,能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叶(药材名:荷叶)能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雄蕊(药材名:莲须)能固肾涩精;成熟种子中的干燥幼叶及胚根(药材名:莲子心)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花托(药材名:莲房)能化瘀止血。
3、苍耳
苍耳为菊科植物,别名老苍子、刺儿棵,是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生于荒野、草地、路旁等地向阳处。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药材名: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4、银杏
银杏(又名公孙树、白果)是银杏科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活化石”,为我国特产。银杏除去外种皮的干燥成熟种子(药材名:白果)味甘、苦、涩,性温,有毒,归肺、肾经。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白果所含白果酸有抑菌作用,但白果酸对皮肤有毒,可引起皮炎。银杏的干燥叶(药材名:银杏叶)味甘、苦、涩,性平,归心、肺经。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银杏叶中含多种黄酮及双黄酮,具有极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现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
5、薄荷
薄荷是唇形科植物,多生于山坡草丛中,山谷、路旁阴湿处。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6、茵陈蒿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田野、路旁、山坡和一些湿润的沙地里常能见到。地上部分入药(药材名: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俗话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意思是采挖茵陈是要抢节气的,正月里的茵陈是一味有药性的中草药,此时虽叶小细碎,但药用价值最高、药性最地道。
7、车前
车前(又名车前草、车轮草)是车前科植物,生于草地、沟边、河岸湿地、田边、路旁或村边空旷处。全草入药(药材名: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有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种子入药(药材名:车前子)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8、马齿苋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别名猪母菜(福建),瓜子菜(广西、广东),生于田野、路旁及荒地。地上部分入药(药材名: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9、冬瓜
冬瓜(又名白瓜、白瓜皮)是葫芦科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果皮(药材名:冬瓜皮)味甘,性凉,归脾、小肠经,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种子(药材名:冬瓜子)能清热利湿、排脓消肿。冬瓜是一种很好的耐贮蔬菜,种植成本低,产量高,营养成分丰富,耐贮藏运输、耐热性强、肉质洁白、脆爽多汁,是适于现代化农产品加工的良好原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科 施亚敏)
(责任编辑:HNTV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