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
5月23日,河南省西峡县检察院的“法治副校长”到宛西育才实验学校,采取“大课堂”+“小教室”的模式,为2000多名师生及部分家长上了一堂“我与民法典”的法治课。
同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共青团领导参加。
法制校长说:“近几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令人大为吃惊。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是青少年抵制诱惑能力差,再加上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与家长不能很好商量沟通,或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使孩子无法真正独立,但根本原因是因为青少年法治意志不够强,对法律没有什么概念,认为法律离自己很远,才逐渐走向犯罪的道路”。
究竟,法律是什么?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而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付出,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我们作为青少不应仅仅做法治中国建设的收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在讲座中,几位检察官还讲述了有一些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是在面对不法侵害后做出的,尽管这样的行为在伦理道德上是情有可原,但是在法律层面依旧属于违法行为。面对不法侵害,我们既不可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暴制暴,应采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利益,采取正确的措施,除非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自救才可以正当防卫。
另外当我们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青少年是身体和心智发展的关键和权利。青少年是身体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因而,我们应该多和家长沟通,多请教老师,多观看一些法制节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法治观念
还很薄弱,希望学校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法制进校园活动,提高我们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做到学法、守法、不犯法。最后我希望同学们经过这个活动,可以改正不良习惯,努力学习,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后同学们说:“从听警察叔叔给我们讲了青少年法治知识这堂课后,我们明白了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方显斌)
(责任编辑:HNTV9-2)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新闻热线:0371-65791999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