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 新闻 > 正文

赓续红色基因不辱使命  弘扬抗战精神砥砺前行 河南省文史馆专家莅临西峡口抗战遗址地调研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史馆中心主任李亚旭、副主任徐卫东,以及7位专家学者一行,在历史学家、原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俊,中共西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杰,重阳镇人民政府镇长王锋等的陪同下,莅临南阳市西峡县重阳镇马鞍桥抗战遗址地,实地调研西峡口抗日战役。农民作家、《侵华日军的滑铁卢 西峡口抗战纪实》一书的作者华中强,西峡口抗战胜利纪念馆馆长刘党强等,介绍了有关实况。

 

西峡口抗日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后期一次规模巨大、战果辉煌、意义深远的阻击战,是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上精彩的一笔,西峡口是日寇在中国发起的第22次大会战,也是最后一次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的主战场,日方称此战为“西峡口老河口作战”。西峡口抗战不仅成功阻止了日军西驰的铁蹄,保卫了西安和大延安后方,而且为战后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解放区奠定了基础。

 

1945年3月下旬,装备精良、配有战车和坦克的7万多侵华日军疯狂地攻下南阳城,2万日军越白河直袭湖北老河口飞机场,另5万多日寇的步兵、骑兵、战车兵沿豫陕国防公路窜犯,兵锋直指西峡口战略要塞,企图越关隘以占西安,进逼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重庆,灭亡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命运。自古民风彪悍、守土不屈的西峡儿女,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英勇反击,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配合军队保家、卫国、战日寇,在3月30日西峡口城被攻破后,仍节节阻击,死战不退,4月5日,在秦楚古道咽喉位置的重阳店马鞍桥歼灭战中,一举摧毁日寇9辆战车,从此,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再未向西移动半步,而是被死死围困在西峡口至重阳店50里地域的南北二山里,一点点被消灭,直至最后战败投降。

 

西峡口抗战中方参战兵力含七十八军、八十五军等8个军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及特种作战部队,共计十多万人,歼灭敌人23000多人(国民党官方统计数字15000多人)。综合历史事实,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西峡口抗战有以下这么几个特点:西峡口抗日战役至到1945年的8月19日才全线结束,在日本天皇下昭投降的“8.15”后,又激烈地鏖战4天,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后结束的一次战役,是实际意义上的“最后一战”;西峡口抗日战役从1945年的3月22日起,胶着5个月时间,是抗日战争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1945年的8月24日,在西峡口举行的侵华日军战地投降仪式,也是中国14年抗战史上的唯一一次(芷江是洽降,是战役结束后好长时间才进行的),年仅20岁的通讯兵少尉、战场督导员吴凯奉中国第一战区长官部之命,宣读文件,向残兵败寇发号命令;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出版的《昭和二十年的中国派遣军》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惨烈的西峡口战役,迫使皇军撤退时不能很好地处理伤亡士兵的尸体,使其暴尸异国他乡的唯一战役,应将这一惨痛的教训书写在日本陆军作战史上,由此可知,西峡口抗战也是日本侵华史上自认惨败的一役(台儿庄战役日本不承认失败,而狡辩是战略转移);最后一点,西峡口抗日战役中,民团、民众的广泛参与,军队与老百姓的密切配合,家家上阵、人人拿枪的战争场面,可谓新时代军民融合的具体战争实践。(方显斌 郭书燕 杨文山 吕蒙)

(责任编辑:HNTV9-2)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新闻热线:0371-65791999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45-1号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371-65791999

郑州金水区花园路1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