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青年致富带头人闫长波的“鸵鸟经济”
映象网讯(记者 崔学庆 见习记者 陈彦彬 通讯员 杨亚琼)提起鸵鸟很多人会想到动物园里的鸵鸟,其实鸵鸟养殖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致富方式,在辉县高庄乡苏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闫长波就靠着养殖鸵鸟找到了致富的新路。
在苏村鸵鸟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了几百只个头大小不一的鸵鸟被圈养在围场里,它们脖子长长,脑袋小小,眼睛又黑又大,睫毛很长,双腿健硕且无毛,奔跑起来憨态可掬。
据闫长波介绍,鸵鸟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鸵鸟皮韧性是牛皮6倍,是高档皮具的原材料,营养学家称鸵鸟蛋营养价值为“软黄金”,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食补首选。因看中鸵鸟的市场潜力,早在2010年闫长波就与村里的鸵鸟养殖技术能手王金根一起合作,发展至今,基地的鸵鸟数量也由原来的十几只变成了200多只。目前,闫长波有四个鸵鸟养殖场共占地20亩,每个厂50来只鸵鸟。在现场,闫长波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只鸵鸟一年花费2000元,鸵鸟寿命约60年,产蛋周期达40年,鸵鸟自2岁开始产蛋,一年平均下来产60枚蛋,一枚大约3斤左右,每枚对外出售150元,这一年下来一只鸵鸟仅蛋一项收入就有近9000元,除了售蛋,闫长波的鸵鸟养殖基地还对外出售鸵鸟,出壳幼苗一只售卖800元左右,成年鸵鸟市场价更高,这样算下来,仅一个养殖场的年收入就有20多万元。
目前,闫长波所饲养的鸵鸟主要是从外地引进,通过养殖,鸵鸟蛋被河北一家公司全权收购,在产销上并无后顾之忧,但对一心想扩大规模的闫长波来说,目前的状态并不满意,接下来,他想学习鸵鸟蛋孵化技术并引进相关设备,真正做到产销一体化发展,将来还想成立特种家禽合作社,打造成集生产、孵化、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实现建厂、养殖、销售等技术整体输出,让跟着他一起养殖鸵鸟的人无后顾之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鸵鸟经济”带来的实惠。
(责任编辑:HNTV9-2)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新闻热线:0371-65791999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45-1号